BBC上周发布最新纪录片,刷新人们对0~2岁婴幼儿的认知(2)
《Babies : Their Wonderful World》
引用这部记录片中认知学专家Nathalia Gjersoe博士的话:
“BBC在英国招募了超过2000个有0~2岁婴儿的家庭,详细解释了婴儿接触到不同事物时的想法,以及他们在个性、语言和社交能力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密码’。这部纪录片将刷新人们对小宝宝的认知。”
在顶尖科学家团队对0~2岁的婴儿进行了巨大的样本实验之后,经过拍摄和剪辑,BBC把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成果用纪录片的方式直观展现了出来。
周三的推送(文末附链接)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0~2岁小宝宝不同的性情、如何产生自制力,如何学说话,以及电子产品对他们精细动作发育的影响。本篇内容继续讲新手父母该如何和宝宝交流,以及宝宝们语言能力及社交技能的进阶。
新手父母对婴儿说“儿话语”,应该鼓励吗?
科学家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们交流来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而良好的交流能力能够促进宝宝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
Usha Goswami教授在剑桥大学进行了一项研究,主题是怎样能更好地与宝宝交流沟通。
这次的实验对象是18个月大的Elsie,学习说话是她目前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Elsie要学会近30000个单词才算是真正的“会说话”,但在此之前,她的大脑要学会如何构造完整的一句话。
为了避免电子信号的对婴儿大脑扫描仪的干扰,这次的实验地点设在了一个特殊的小房间。
实验团队将采用一套特殊的装备来探究当宝宝们听到一句话时,他们的大脑都在想什么。
试验中的讲话方式是我们通常对宝宝们说话时采用的“慢语速、高音调、拉长音和带有韵律感”的哄小孩的幼稚腔调,在语言学和心理学中也称之为“Infant-directed speech”,中文翻译为“婴儿导向式语言”,即“儿化语”,这个现象在很多语言和文化中都很常见。
当研究人员给Elsie说“儿化语”时,她听得非常认真;但当他们将讲话方式转换为正常的语速,她很快就失去了兴趣。
Elsie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呢?
Usha教授发现,当宝宝听到父母说的“儿化语”时,他们的脑电波会持续发生波动。
这一点在大脑扫描仪中也得到了证实,模拟脑电波图像中的波峰清楚显示,宝宝的大脑真的能够识别到这些有音律的语言。
婴儿的大脑之所以会对“儿化语”产生如此反应,是因为父母在这样讲话时会着重强调每个单词的发音,使宝宝的大脑能够更好地接受这些语言信号,这样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整个语句,这也是大脑处理语言的一个重要过程。
大人和小宝宝相处时,总会自然而然地采用这种“儿化语”对宝宝讲话,但许多人都怀疑这种方式能不能产生我们想要的效果,甚至有人觉得这样说话是给宝宝提供了一个不正确的示范,或者很“傻气”。
通过这个实验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方式确实是有效的,父母应该多多和宝宝这样讲话。“儿化语”能够有效促进宝宝的语言学习进程。
接受多语言的窗口期,竟然是一岁 前!
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常常会遇到很大困难,但宝宝们学起来却似乎非常轻松。来自Plymouth大学的Caroline Floccia教授想要探究为什么宝宝们的多语言学习能力要比成人好很多。
或许是因为他们能够更轻松地识别出不同语言的音素?
例如“baby”一词含有四个音素,英语中有44个不同的音素,在其他语言中,不同的音素还有很多很多。Caroline将测试成年人和婴儿在音素识别能力上的不同。
首先她要训练宝宝在听到两个不同音素时去扭头看一个玩具猴,这样如果宝宝能够成功识别出不同的音素,玩具猴就会发光和敲鼓。
为了避免宝宝只是随便扭头看玩具猴,工作人员会一直在他们面前排积木来吸引注意力,很快宝宝们就学会了在听到不同音素时扭头看小猴。
在实验中,Caroline将放出印地语中的两种发音(t & ṭ )——这两种声音对于非印地语使用者来说几乎没有差别,那么成年人和婴儿谁能更快地识别出发音的不同呢?
第一组被实验的是成年人。研究人员要求被测试者闭上眼睛,如果能听到了不同的发音就直接说出来。
要知道,对于非印地语使用者来说,分辨出这两个音(t & ṭ )的不同非常非常困难。所以,毫无意外地,没有一位成年人听出了二者发音的不同。
现在该宝宝们上场了, 8个月大的Conner和Quinn都做到了!虽然宝宝们从来没听过印地语,他们都敏感地发现了发音的不同。
是的,宝宝们生来具有识别不同语言发音的能力,八个月大之前,他们的这种识别能力非常强。
第二批接受实验的宝宝比第一批的宝宝大四个月——让人更加惊讶的结果出现了。
音素改变后,12个月大的Cora没能发现声音的不同,12个月大的Sydney同样没有察觉到不同。
这种超级语言能力似乎只能维持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是为什么呢?
宝宝出生时,他们面临着学习世界上6000多种不同语言的可能性。他们必须要准备好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但是当他们一岁大时,这种语言能力开始逐渐减退,学名叫“认知减退”。
自此以后,宝宝会将注意力集中于最重要的、某种特定的语言,也就是母语,忽略那些不重要的音素。
孩子的大脑中与母语相关的神经反射被一步步强化,而与之无关的则越来越不活跃,所以这其实是一种语言学习的快速通道——只关注我们最需要的语言。
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能够轻松掌握从小就听到的语言,为什么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感到非常困难。
注 :有人担心如果在婴儿期就开始为孩子营造英语启蒙氛围,可能会影响他/她学习母语,或者混淆两种语言的发音。实际上这个担心是毫无必要的,因为在一岁之前的黄金期,宝宝分辨不同语音的能力要远远超过成年人。
这也就是说,如果各位爸爸妈妈如果想为孩子进行第二外语启蒙,从婴儿期就要开始用原版音频“磨耳朵”、“灌耳音”了。
用什么方法逗笑小婴儿最管用?
科学家现在已经知道, 笑声不仅仅能将人与人联系起来,还能减少压力,提高免疫力。
心理学家Casper Addyman博士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将探寻大人把宝宝逗笑的方式。
BBC在这个环节做了一项规模巨大的关于宝宝笑的实验研究,实验对象涉及全英国300多个家庭,目的是“找出最容易逗宝宝发笑”的方式。
实验人员要求父母和宝宝玩五种游戏,分别观察它们会不会让宝宝笑出来,这些游戏包括:
撕纸
用东西把嘴塞满
讲俏皮话
做傻事,比如在头上顶个杯子,
或者让玩偶发出错误的动物叫声~
最经典的“躲猫猫”
那么,哪个游戏最有趣呢?
这五种游戏中,对宝宝们来说,最不好笑的是“做傻事”,只有不到1/3的宝宝被毛绒玩具“假装猫叫”逗笑了,而且他们都是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莫名其妙”笑了;
不到1/2的宝宝被大人“头顶一个纸杯假装帽子”逗笑了——同样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就笑了。撕纸游戏的结果与“做傻事”类似,而60%的宝宝被“用东西把嘴塞满”这种行为逗笑了。
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对宝宝而言,最好笑的游戏是“躲猫猫”(大人用手遮住自己的脸—把手放下—脸突然出现的游戏,英文叫做“Peek-a-boo”),有70%的宝宝都被这个行为逗笑了,对于婴儿来说,这个游戏似乎比其他的行为都更有趣。
为什么躲猫猫对宝宝们来说会这么有趣呢?Casper博士对此进行了解读:
“这是因为,这个游戏本身就是一种人际联系。
‘看到你啦!’
‘看不到你啦!’
这是一种宝宝和父母交流的方式,所以它对宝宝来说才这么有趣。”
科学家的研究还发现,婴儿对人和动物的偏好都是有选择倾向性的。
宝宝们和某些人在一起时会笑得更多——比如他们的哥哥姐姐们。此外对于小婴儿而言,狗狗要比猫有趣的多,人类最好的朋友——狗狗,轻易就能让小宝宝发笑。在仔细看护下,宝宝和狗狗的互动总是非常有趣。
之所以会产生这些“倾向性”,是因为宝宝们非常喜欢被关注的感觉。狗狗与其他的动物相比,非常喜欢讨好人,是非常社会性的动物。而“躲猫猫”这种游戏,因为是一种“交流”方式,游戏中大人和宝宝有互动、对宝宝有关注,所以,这能令他们感觉更开心。
人类大脑的社会功能与生俱来,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与他人建立联系,当人们对我们的动作作出回应时,大脑的社会功能区域便开始形成神经回路。即便是婴儿的大脑也会对社交的场面产生回应。
笑,不仅仅是因为有趣。
从自我中心到感知他人想法,如何测试小宝宝的进阶?
科学家认为,自我意识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他们希望探究,人类究竟从何时开始掌握了这项能力。
心理学家Kiara Bulgarelli认为,宝宝们的自我意识可以通过他们是否能够从镜中认出自己表现出来。
这次BBC的研究对象是16到24个月大的宝宝。
第一个实验的方法是,大人假装给小朋友擦鼻涕,但做这个动作时偷偷把红色的颜料画到孩子的脸上,然后让他们去照镜子——如果孩子能认出镜子中的人是自己,他们就会用手去擦拭脸上的颜料。
第一名测试对象是16个月大的Anaiya,她看着镜子中的小朋友,一脸的懵懂,显然,她还没建立这种自我意识;
第二个接受测试的孩子是19个月大的Annabel,19个月大的Annabel已经表现出一定的自我意识,但她的自我意识还不够强烈;
第三位是21个月大的宝宝Percy,他发现了口红印!
最后一位宝宝,是24个月大的Dexter,Dexter立刻发现了脸上的印记,他甚至看起来有点不高兴!
这几个宝宝们的表现证实了他们的大脑是如何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地发育和成长,完成了自我意识从无到有的转变。
Percy和Dexter已经能意识到自己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而这种自我意识也会伴随他们的一生。
如果把自我意识比作一个洋葱,它从最深处开始逐步形成,从出生到简单的认识自己,然后在逐渐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认识整个世界,一层一层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自我。最终每个人会形成不同的性格,思想以及对自己看法。
如果宝宝们继续与人交往,建立新的联系,他们就会逐渐明白其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与自己是不同的。
心理学家Uta Frith教授设计了一个实验,她想验证宝宝们能否理解他人的想法、何时开始理解他人的想法。
这个时刻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早得多。
在第一组实验中,BBC找来的两位15个月大的宝宝Ari和Elijah,他们俩的共同点是:
都很喜欢吃玉米片,
都非常不喜欢西蓝花。
实验人员首先将一盘玉米片和一盘西蓝花放在了Ari面前,然后Uta Frith教授坐在Ari的对面,用夸张的动作、语言和表情告诉Ari,自己非常喜欢吃西蓝花,并且觉得玉米片“很恶心”。
接下来,Uta Frith教授要求Ari给自己一些食物,Ari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喜欢但Uta Frith教授表现出厌恶感的玉米片。
实验中另一个15个月大的宝宝Elijah也呈现了同样的反应。
这证明了他们还无法意识到别人的食物喜好是和自己不同的,15个月大的宝宝还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整个世界。
接下来实验对象换成了18个月的宝宝。
刚满18个月的Jemima已经能够感知到Uta和她喜欢的食物是不一样的。Uta Frith教授说:“这是我们观察到这种行为最早的时间。”并进一步说:“现在的她正站在一个崭新的世界的门口,开始学着理解其他不同于自己的个体和自己有不同的想法。”
这项研究显示,在两岁时,大部分宝宝都已具有这项重要的社会技能,即发现他人与自己的不同。这也是他们未来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
对于两岁孩子的来说,“同理心”已经有了巨大的差异……
这项研究的最后一个实验的主题是“同理心”,这也是作为人类理解他人的重要一步,即感受别人的感受,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科学家认为,同理心的形成也是分阶段的。
最开始萌芽的迹象,是小宝宝对别人的感受变得敏感起来,但还不能完全体会别人究竟在想什么,比如看到别人在哭,很痛苦,她/他就会变得很担心,也会开始哭。第二步是学着去安慰别人——这个过程需要一点点时间。
密歇根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宝宝的同理心形成同样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减退,也就是说,孩子的同理心会减少。
剑桥大学的Gabrielle McHarg教授来到了BBC的“宝贝实验室”,她将在这里测试宝宝们对另一个正在哭的娃娃(假人)的情感回复以及他们是否会试图提供帮助。
关于同理心,以前大家的关注点都在大一点的宝宝身上,但这一次的实验室想证明小宝宝也有这种能力。这次所有参与实验的宝宝都不到两岁。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会先把“娃娃”介绍给小朋友,并告诉他们“宝宝要睡觉了,你们要小声点,别吵醒她。”
然后过一会儿,开始播放哭声。
17个月大的Felicity是第一位参与实验的宝宝,她也是实验组中年龄最小的。在Felicity玩耍的时候,躺着的另一个“宝宝”忽然哭了,这时她会如何反应呢?
Felicity转过身注意到了正在哭的娃娃,她的表情从开心变成了一副很伤心的样子——她有点担心那个宝宝。
Felicity她疑惑地看了看妈妈,但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看起来有点手足无措。实验共进行一分半钟,娃娃的哭声停止了。
这便是17个月大的宝宝同理心的表现,他们已经能够感觉到他人的感情,但还不能做到对别人的情感需求作出回应。
这是同理心形成的第一阶段,宝宝的同理心还会继续发展。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同理心形成的复杂性,同理心不仅仅意味着感受到他人的情感需求,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回应别人的情感需求。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18个月大的Elsie也注意到了哭泣的婴儿,她还用手指着告诉妈妈。表情看起来也变得难过,“指给妈妈看”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动作,却表明了她在向妈妈求助,是一种思维转变。
传统观点认为,两岁前的宝宝并不能对别人的情感需求做出有效回应,但实际上18个月大的Elsie不仅表现出了难过,她还在进一步想办法,想让那个宝宝不再哭泣。
随着越来越来的宝宝参与实验,研究人员发现所有的宝宝都能够感受到这种情感需求,其中的一些宝宝会像Elsie一样试图去帮助那个哭泣的“娃娃”,而有些宝宝则向前跨出了更远的一步。
21个月大的Leonardo是最后一个参与实验的孩子。在他听到“娃娃”哭的时候,先是指给了妈妈,然后自己朝“娃娃”走了过去,Leonardo一边向妈妈求助,一边用手去摸那个假婴儿,感觉好像非常担心她——
在没有妈妈帮助的情况下,
他在自己试着安慰“娃娃”!
虽然Leonardo只有21个月大,但他做出的举动却非常复杂,在发现有情况不对之后,除了拍拍、摸摸之外,Leonardo自发地尝试用很多方法去帮助这个“娃娃”,包括喂水、拿玩偶哄“娃娃”。
这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两岁前,宝宝已经具备了同理心;不仅如此,参与实验的宝宝们还展示了这项能力的关键问题:
人类的同理心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人类普遍具有的情感。但我们还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才能知道该如何做出回应,解决问题的方法大部分是从父母和周围人的的行为中习得的。
不同的宝宝在同样的情境下或许能够感到同样的感受,但他们反应却非常不同,他们的反应取决于不同的成长环境。
宝宝就像一块海绵,能够汲取周围一切学习经验,不管是看到妈妈在照顾其他孩子,还是爸爸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一些钱,都会在他们脑海中形成这些行为模式的强化。
在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同理心非常重要,会伴随他们的一生。因此,作为家长和看护者的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孩子、引导他们的成长,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结 语
小朋友要等到至少两岁以后,才能通过语言表达自己,也几乎没有成年人能回忆起自己两岁前经历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传统观点总是认为婴儿只有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而情感、语言和社交技能的功课,可以等以后再“补习”。
然而科学证明这种观点是错的。
人类不仅生而不同、自带剧本,而且生命最初几年的发展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从个性到情感,从体力到智力,到怎样处理人际关系……
这是因为,在生命最开始的两三年里,父母的养育方式和周围的环境会在婴儿大脑无数的神经突触上建立连接,其中有些连接逐渐被强化,而有些连接则因为刺激不足被减弱,从此留下永久的印迹。
也就是说,是婴幼儿时期的经历“塑造”了我们的大脑。
大家都知道,BBC在纪录片制作上一向追求登峰造极。这部耗费人力物力、集合各种顶尖资源打造的作品,可能最终只是为了告诉爸爸妈妈们一句话:
高质量的陪伴开始的越早越有用,
孩子的成长过时则不候。
--END--
传送门:《BBC上周发布最新纪录片,刷新人们对0~2岁婴幼儿的认知(1)》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